转变中的中镇

定价:120元装帧:平装

分类:小说免费阅读2024-10

作者:(美)罗伯特·S·林德 (美)海伦·梅里尔·林德 

出版社:商务印书馆 译者:梁文静 王晓燕 高卉 

出品方:未知页数:792丛书:未知

林德夫妇在1929年的著作《中镇》中研究了一个美国典型工业小镇居民的文化信仰和行为,为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生活提供了一幅独特的画像。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再次回到小镇,观察社区的变化,继续描画美国地方小社会的变迁轨迹,研究结果形成了《转变中的中镇》。

本书的主题组织与第一部《中镇》大致相同,涵盖了中镇的经济发展、人们的谋生、住房安家、年轻人教育、休闲活动、宗教以及其他社区活动等领域。同样,也分析与《中镇》中相似的两大主要社会经济阶层——商人和工人。但他们发现,中镇在历经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短暂的繁荣后,遭遇大萧条带来的重大社会转型,发生了结构性变化。他们提出了中镇社会分层的“经营阶级/工人阶级”模式,由此确立了具有典型美国社会特征的地方小社会的分层形态。中镇虽然不再是过去意义上“中产阶级”占据大多数并紧密团结的典型美国社区,但中镇发生的社会变化正是记录美国社会和文化变革的重要窗口。

《转变中的中镇》作者简介

罗伯特·林德 (Robert Lynd,1892-1970) 和海伦·林德 (Helen Lynd,1894-1982),夫妇二人均是美国社会学家,罗伯特·林德曾担任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,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社会学;海伦·林德曾在纽约莎拉劳伦斯学院任教。夫妇二人闻名于他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美国东北部一个小城镇“中镇”持续的社会研究,其成果凝结为《中镇》(1929)和《转变中的中镇》(1937)两部著作,他们的研究也使得“中镇”成为美国文化研究的重要标本。

梁文静,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,现任教于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。

王晓燕,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。

高卉,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,石河子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教授。

序言  /詹姆斯·J.康诺利
       致谢
       前言
       第一章  重访中镇
       第二章  谋生
       第三章  X家族:一种经营阶级控制模式
       第四章  大萧条时期照顾失能者:社会变迁的参照点
       第五章  安家:私人调整的舞台
       第六章  教育年轻一代
       第七章  消闲
       第八章  宗教
       第九章  政府机构
       第十章  获取信息:新闻界
       第十一章  保健
       第十二章  “中镇精神”
       第十三章  中镇处于十字路口
       附录一  城市规模:1925-1935年
       附录二  中镇繁荣期和萧条期的金融机构
       附录三  表格
       索引
       译校说明

    猜你喜欢

   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页面展示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和播放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   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godaddes@outlook.com 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    © 2024